赵勇博士:完美的陌生

发布时间:2024-04-13 22:10:00 | 来源: 阅读:123

编者按:作为主治医生,聆听术后心声是难得的。高度总结过的感受,升华的体验,又愿意分享,更加难能可贵。本篇内容由赵勇博士根据与患者对话中的语录要点整理而成。通过对病案总结,反思有关于对患者手术的心理疏导过程,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作者:赵勇博士

 

背景

 

我当牙医以来,第一次听到患者用“完美的陌生”来描述自己在全口修复中的感受。以下

十天前,为57岁的L君完成全口种植的即刻修复。手术顺利,实现三大预期目标:拔除29颗牙,即刻种上14颗牙根,当天戴上固定的临时假牙回家。

由于治疗内容比较多,除了三大目标,还需要针对骨缺损补骨,也要针对以前严重的牙颌前突进行骨修整等等,精细操作达八个小时,医护和患者的体力消耗都很大。术后明显困倦的L先生看到戴上牙的自己后,马上兴奋起来,滔滔不绝,讲述起自己决定种牙的内心过程。

 

语录要点

 

“其实,我自己一直都在回避”。L君坦言道:从最开始陪伴妈妈看牙,偶然发现自己的牙也有问题,不能接受拔牙快十年之久,之后断断续续体会不舒服的洗牙过程,再到干细胞治疗,结果不理想等等。

L君分析说:“其实我内心一直在抗拒接受牙齿松动的现实。总是有意无意给自己编造理由回避,也意识到回避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在一次偶然听朋友说起自己父亲种牙挺好,介绍起医生后,最终决定认真解决目前的牙齿问题。等到做完检查,听了治疗方案后,我其实没有告诉身边的人,包括自己的家人,我准备做什么?什么时间做手术?”

难怪手术当天L君独自前来,术前也不多言语。这种现象以前也有过几个,总体不多。

直到复诊拆线的时候,L君才说明自己悄悄种牙的理由:我想过,这事跟外行讲,不但于事无补,还只可能给自己增加更多的困扰。

一番话,简单坦率,道出了很多人在面临类似情况的种种纠结,最终演化出来的担心和恐惧。

成功人士处理问题的方式,值得借鉴学习。全口种牙,就连有经验的医生在规划治疗方案的时候,都要反复斟酌,更不要说从患者的角度来面对一次拔除几十颗牙齿,同时种植十几枚植体。对大多数人来说,想想都害怕,都那么不可思议。

解决这个心结,法宝可能就是对专业的信任。

L君继续倾诉:手术后几天,我似乎在等待什么。护士给我叮咛告知的术后反应,好像也没有那么明显。出血,一点点,这是正常的。疼痛,没有感觉到,我甚至没有吃给我处方的止痛药。

“可是术后这十天,吃东西的感觉,是一种完美的陌生。”

L君继续讲:术后护士嘱咐吃粥,那时嘴唇已经有点感觉了,麻药在消退,可是稀饭里的菜叶,在嘴巴里边感觉像石头!

“术后第二天,在家里用破壁机打糊糊喝,这下感觉跟家里的老妈妈过上了一样的日子。这下理解了,谁也不说谁”,L君笑道。

食物到嘴里的感觉是“完美的陌生”,试吃苹果,也有类似的感觉。仿佛自我与苹果“完美的没有关系”。

很独特的形容,让我揣测其中的含义。L君似乎看出我的疑问,接连打了几个比喻:这种感觉让我想像我在哪里?自己牙齿与食物的关系,似乎我成了第三者。以前吃苹果的我和现在吃苹果的我是同一个我吗?

类似开车,初学开车的自己和熟练驾驶后,一边聊天,一边观景,可是踩油门踩刹车都好像不经过脑子,这还是我在开车吗?

又好比家里孩子与自己关系中的我,似乎是同一道理。爸爸面前的孩子,妈妈面前的孩子,学校老师面前的孩子,是同一个人吗?跟我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吃苹果一样,应该是碎片化感觉的综合!

直到术后一周参加公司读书会,平时我喜欢发言分享的,可是手术后感觉完全变了,吃东西找不到感觉,说话也大舌头了,怎么做嘉宾呢?于是预告大家,读书会上尽量不讲话,也吃不了什么东西。

到了读书会场,同事说样子更帅了。外表,对我而言没那么重要了,只是想,既然自己做不了什么,那就给周围人服务吧。于是把切好的哈密瓜传递给旁边的人。看到别人吃得那么随意,自己也尝试尝试吧,谁知一口下去,突然给自己猝不及防的体验:怎么会这么爽?!怎么毫不费劲,牙齿像快刀,水果竟然一刀两断了?!

好多年没有体会到这种吃水果的感觉,很神奇,很陌生。细想以前吃水果,是酸痛感,是摇摇晃晃的门牙根本咬不动的无力感,于是渐渐疏远,不再碰水果了。内心潜意识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菜。

那天,吃下了好多年来最多的哈密瓜。接下来我又试试切成条的苹果,同样是快刀斩乱麻的爽感。自己竟然反问自己:“怎么会这样简单?”

会议结束的第二天,我给自己削了个梨,直接啃,发现还是不敢啃,碰到牙龈有痛感。

 

患者小结

 

第一,面对牙齿问题,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有意无意中回避现实。回避牙齿终有一天会松动脱落,就好像回避我们自己一天天变老,头发变白,皮肤起皱纹,起老年瘢,回避有一天会死亡。我们在回避中,完美地自欺欺人,也错过了好多可行的,又是更好的解决机会。

第二,作为牙齿的用户,有必要成为牙科行业的“专家”。不是职业医生的这种专家,而是基于用户层面的专家。需要主动学习,客观了解。

我补充第三点,根据L君检查诊断和做决定的处事方式,延伸第二点小结,应该是“注重专业沟通,独立思考,平静接受决定的结果”。

【点击查看更多栏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