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艺术,创造幸福,陈静口腔开启鳌湖艺术村“寻艺之旅”

发布时间:2021-07-20 13:57:11 | 来源:陈静口腔诊所 阅读:1567

深圳有许多古村不为人知。它们避开闹市的喧嚣,安静地居于一隅,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给这座城市提供精神给养。坐落于深圳龙华区观澜的鳌湖艺术村就是这样的一座百年古村之一。

10月12日,受鳌湖艺术村的发起人、创造者、画家邓春儒老师和王亭老师的邀请,陈静口腔组织了一场文化团建活动。大家走进了观澜鳌湖艺术村,游走于古村巷道间,感受多元文化之美。

游览艺术村

 

鳌湖艺术村与城际边缘村落“牛湖老村”在物理上重合、精神上交融。据说从宋朝就开始有人在鳌湖聚居,经年代变迁,现存的老村建于清末。
 

2006年,鳌湖土生土长的艺术家邓春儒学成归来,和朋友将村子里废弃的启明学校租了下来,改成了工作室,成为住进老村的第一个艺术家,为村里的孩子免费授课,课程内容包括雕塑、写作、音乐等。

 

艺术的种子从这里萌芽。自此,邓春儒老师开始了“艺术种村”,邀请更多的艺术家入驻村里的老房子,修葺使之开敞明亮、恢复活力,以期在新一轮城市更新的浪潮里,让故乡多一点选择和主动权。

 

修葺后的启明学校

 

毗邻观澜版画基地,又恰逢古宅子、古祠堂和古碉楼的完好保存,“鳌湖”这个奇异的村落名字,被赋予了时代对艺术思考的神圣使命。鳌湖美术馆的相继落成,营造了古村落的艺术氛围,一个被人即将遗忘的村落幻化成深圳人逃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畅想乌托邦。

参观鳌湖美术馆

 

美术馆右边一方池塘中央,有一块导航地图样的标志,标识地点:Anywhere,but NewWho。英文地名,因中文谐音而来。英文语意,十分耐人寻味。

绿色池塘,也因为一点红色标识,成为来访者的打卡热点。与左边的古老村落、碉楼,对话呼应,对比强烈。

村口这块“卷曲”的巨大导览图,在清楚介绍艺术村游览路线的同时,因为形象奇特,无形中成了艺术展览的一部分。

据鳌湖艺术村村长邓春儒介绍,导视系统的设计灵感主要源于鳌湖老村客家古村落中常见的灰瓦片元素,与卷曲柔软的纸张造型相结合设计而成,采用不锈钢材打造出仿瓦片的造型,展现了鳌湖艺术村深厚的客家文化以及开放包容的人文风情。

静静的路,静静的树木和院落,连自己都是静静的……走在这里,自由、舒缓、古朴、返璞归真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乡舍墙壁上,墙脚,墙头,或是小巷地面,不期而遇的各类涂鸦、插画、雕塑、石板刻画、装置,带给人惊喜。

 

一洞洞房门,一扇扇窗口的里边,常常隐藏着风格迥异的艺术表现形式:纹身、书画、废旧物品、熨斗、版画、餐室、展厅……信步路过,随缘走进,一不留神就会闯进一处别有洞天之地。

 

这边的村民们,貌似已习惯和艺术家比邻而居。看着成批的游客前来拜访,皆是热情招待。我们一行人来到艺术村管理处,在参览艺术品之余,和户籍在梅州的邻居奶奶畅聊,并获赠她亲手栽种的几枚红柚。大家现场品尝,纷纷夸赞其味道清凉甘甜。赵勇博士更是现场展现自己的篆刻技艺,在柚子上雕写“柚”“寿”两字,感谢邻居奶奶的馈赠。

偶遇小巷里闲逛的纹身艺术家张居浩,大家受邀参观他的四合院创作室“黝吾纹身”。

白色沙子和石板铺就的小路,让小院多了一点浪漫风情。成人般高的麒麟仙人掌、摆放了各种茶具和工艺材料的方形大桌,还有一款旧式摩托,似乎都在验证小院主人独具一格的艺术审美。院中工作室集住所于一体,空间虽小,但纹身材料应有尽有。各种奇异装饰摆放在房间四周,杂而不乱,让人目不暇接。

沿着蜿蜒小路,我们来到很多网友都会慕名打卡的“林中空地”。这座由邓春儒老师和其他艺术家们一起创立的“文艺作品”,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正对着湖艺术商店。大家被其吸引,忍不住在这里停驻片刻。有同事还秀起精湛舞技,在园中翩然起舞,和周围的绿景相得益彰。

问及建立这座空地的初衷,邓春儒老师认为,现代化节奏普遍太快,偶尔感受下田园风情,体验一下慢节奏,不失为一件乐事。他还提到,在现代化都市,应该多几座这样的“林中空地”,让田园和都市相结合,更能产生舒适美。

中午在“艺术+食堂”进餐

 

版画创作

鳌湖艺术村与其他的艺术群落不同的地方是,艺术村是艺术家居住生活的地方,并非开放游览的空间,艺术家的工作室实际是艺术家的一种生活的状态,平时并不对外开放。本次我们取得极难得的机会,可以走进版画艺术家钟国源的工作室,与艺术家近距离交流,并进行藏书票版画艺术体验。

 

版画的制作工序有繁有简,所用的工具及材料大多都不是日常所见的,通过对这些工具和材料的运用、结合,对动手动脑以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其他绘画过程所不能替代的。


也许是口腔医务者的工作习惯所致,大家每每需要做好“万全准备”,方肯动“笔”。听老师讲完版画刻制技巧,大家并未着急着手制作,而是统一俯首趴在方形大桌上,对照模型用铅笔在特制画本上细细描绘。直待画作圆满,才开始刻制。遇到不解之处,举手向老师虚心请教。现场俨如读书时期的教学课堂,众人认真与专注的学习态度得到钟国源老师的认可。

 

“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份坚持都将会有收获”这句话,果然到哪里都应验。经过一小时的创作,大家的版画作品纷纷出炉,不少小伙伴远超老师的预期,版画内容惟妙惟肖,且富有意境。王亭老师夸赞我们是她目前所见过的,集体作画最为认真高效的团体。

与艺术对话

 

赵勇博士和邓春儒老师已建立有多年的友谊,他们虽身处工作领域不同,但因为对“种植”有相同见解,对艺术有一样的追求理念,而彼此惺惺相惜,互相赞赏。

早在2013年,两人因为共同友人的介绍,彼此成了对方的口腔医生(患者)。出于感谢,邓春儒老师赠送了赵勇博士一副名为《种植者》的版画。彼时才知对方都有一颗扎根于艺术的“种植”之心。只不过前者的重点是传递艺人所表达的时空思想,后者是实现牙医重建口腔健康的技艺。

下午,在最后的沙龙里,大家围坐聊天,大部分问题都围绕着关于艺术和价值这两个话题。有人问邓春儒老师扎根乡村,并将其打造成艺术村的初衷是什么?他说道,原因特别简单。因为他的祖辈生活在这里,这是他的家乡,他想让自己的家乡好,自己能够提供的资源就是艺术。

回忆过去,王亭老师说她第一次到村里的启明学校时,操场长满茅草,校园正打算租给一户村民养鸡。如果没有艺术,如果没有邓老师的到来,我们今天也就没有办法在启明学校的操场前,感受着恍若昨日的校舍,分享当下,怀念过去,就没有办法让启明学校在停办后依然焕发新的活力。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最近的热门国庆档影片《我和我的家乡》。邓春儒老师和王亭老师仿若电影中艺术家建设家园的现实版故事和人物。他们近十年来投身家乡建设,用非同一般的理念和扎实的工作,真切地把一个行将没落的家乡变成了一个聚集了一百多艺术家的自然艺术村落,变成自己想要的家乡,一个自己还愿意继续留在家乡发展的好地方。这样的成果背后,显然是超越常人的坚忍和付出。

邓春儒和王亭两位老师


对此,赵勇博士感触颇多。他认为两位老师作为艺术家,所持艺术造诣很高,本身可以在大学教书,被更多人熟知和尊重。但10年前却选择留在一个不为人知,甚至是破落的村庄,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庄改变,带动村民一起向更好的生活发展。这和陈静口腔诊所一直以来倡导的“小诊所,大舞台”以及“立足岗位,创造幸福”观念不谋而合。

赵勇博士认为,口腔医疗工作虽然不伟大,但是其创造的价值却是无可替代的。在陈静口腔就诊的患者中,有很多人受口腔问题困扰多年,给生活造成不便,最终在陈静口腔得以解决,他们对口腔医生的感激之情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而这些患者口腔问题严重,就是早期缺乏口腔健康观念,疏忽治疗导致的。作为一个专业的口腔医师,不仅仅是在患者口腔出现问题时才加以治疗,更要防患于未然,加强口腔宣教。

他认为艺术家拥有大胸怀,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改变村庄,为乡民带来幸福。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本身,也要学习这种胸怀。日常除了治疗工作以外,还需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将个人价值放大,帮助更多人。
 

诊所品牌顾问谭肇国先生,曾是接受陈静口腔诊所多科项目治疗的口腔患者。在听到赵勇博士说了口腔人的价值和使命感后,现身说法,讲了自己曾经的一口烂牙如何“心态崩溃”,到在诊所治疗后恢复自信的心路。


他说,健康漂亮的牙齿,带来的不仅是更好的咀嚼功能,更好的饮食体验,以及健康的肠胃,更重要的是能够建立积极自信的心态,为我们提供面对未知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他认为,现在这个社会,对牙齿的健康和美观的重要性,认知还是非常薄弱的。中华口腔学会连续五六年的“爱牙日”主题是“牙齿健康,全身健康”,不断宣讲牙齿健康的积极意义,他觉得有一定意义。同时非常强烈的认为“牙齿美丽,人生大不同”这样的观念更值得推广。

 

总而言之,他认为,在全民对牙齿重要性的认知里,有大量必要且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去做。如果一个口腔诊所的品牌使命,不仅是停留在解决口腔问题,更着眼关心全民因为口腔问题带来身心影响,更致力为患者提供不同以往的幸福体验,那这样的诊所必然是伟大的。

为此,陈静口腔诊所也在积极努力中,特聘邓春儒老师为诊所艺术顾问,通过艺术展览、画报、知识沙龙等各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口腔宣教。让“一个开在艺术馆里的口腔诊所”更加深入人心。通过艺术的魅力,帮助更多人认识到“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点击查看更多栏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