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
Recommended article
发布时间:2025-01-01 16:06:26 | 来源: 阅读:162
编者按:2024年度华夏文化之旅·北京站已于9月12日落幕。此行数日,我们在拥有全球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感悟千年经典,传承华夏文明。所见所行所感,无不留下深刻印象。本公众号陆续刊发此行归来后收到的投稿,分享作者的心得和收获。
本期作者:杨敏
推开一扇门,打开了六百年的尘封回忆!
小时候,我总是分不清故宫和紫禁城,时刻疑惑着他们的关系。在电视新闻上,在杂志上,在明信片上,那红墙黄瓦,映着白雪,闪着金光,一会儿是故宫,一会儿是紫禁城,让我迷惑又向往。
直到今天,来到了这片土地,我才明白紫禁城和故宫的前世今生。紫禁城是这片巨大建筑群内,无限皇权的象征地,是明清24位皇帝的家,也是困住这些帝王的牢笼。而故宫,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后,是这片建筑群历经沧桑后,是人民获得自由独立后,突破而又新生,是一张中华文明的璀璨名片。
我好奇于这绝伦精美的建筑是怎么建成的?在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时,在面对民众对他皇位获得是否合法的怀疑时,在元朝崩溃的中都废墟上,在那个遥远又无机械的年代,那一根根珍贵的金丝楠木、那一块块毫无瑕疵的金砖、那一块块厚重的巨石……它们从哪里来?设计师是谁?耗时多久?经历了那么多风水及变迁,我们见到的建筑群,又有多少还是那个时候的生命呢?
据当年采伐金丝楠木的记载,人员“进山一千,出山五百”,来自西南深山层峦的巨木,顺着长江奔腾而下,“一夕自谷中出,抵江上,声如雷”,历经千山万水,抵达北京,建成了今日这规模宏大的故宫建筑群。光获得楠木已如此艰难,不难想象,建成这样豪华的皇家建筑,需耗费多少时间心血和精力。这样的技艺、这样的壮举是中华民族的奇观!
我好奇曾经生活在紫禁城的人,那些掌握权力的帝王,他们中曾有人叱咤风云,创建了名垂千古的盛世,也曾有人亡国抛家。那些美丽却孤寂,困在这四方城内的无数个宫女嫔妃,那些身残位低的寺人,他们曾是这紫禁城的主人,也是其中的过客,在时代的洪流下,终烟消云散,只留下了一句句叹息,一座座静谧的宫殿,一件件精巧的文物或许还有几只高贵冷艳或温柔可爱的小猫后代,能自由的穿梭在这片土地上。
故宫是神秘的,我总是富有一些神秘的期待和想象力。屋顶的脊兽、古朴的字画,精美的玉器,古老的青铜器,凡此种种,甚至是故宫穿过的风,在我心中,都似乎能在夜半醒来,窃窃私语,诉说着历史的桑田故事,此时我也恨不能沉沦其中,随着它们去领略中华文化的精彩。
故宫往事凭谁问,无恙是朱颜!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也让我更珍惜现在的生活!走在这斑驳光影的路上,心絮良多,却无从说起,仅盼下次再见,领略它的精彩。
Recommended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