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旅周刊》34期封面人物:赵勇博士——创造幸福的齿艺家

发布时间:2021-12-07 16:25:57 | 来源:陈静口腔诊所 阅读:1226

本文转自《亚旅周刊》34期特别报导

从“二卫”少年到华西博士

 

赵勇博士和导师陈治清教授

 

1983年,17岁的少年赵勇第一次站在了面向未来的升学关口,想看大千世界的他,最想读的是新闻和地质专业,然而事与愿违,冥冥之中,他考入了成都第二卫生学校,从“二卫”出发,赵勇与口腔这个专业结了缘。

“二卫”不少老师毕业于华西口腔医学院,这批“老华西”让“二卫”的教学质量在整个四川的中等医学校中显得出类拔萃,因此,“二卫”也被誉为“小华西”。

王力老师是“老华西”,不仅是赵勇的牙科启蒙老师,还是参加工作后的直接领导。“底平壁直,洞缘圆缓,点线角清晰”、“实验要当成真的做”、“有菌观念,无菌操作”,王力老师在教学时常说的这些口诀或者理念,而今早已融入到了赵勇当下的工作甚至生活之中。

在赵勇的心目中,“老华西”对教学兢兢业业,严谨认真的学者风范,正是日后赵勇临床工作和学术水平不断精进的动力和榜样,“华西人”也成了日后赵勇继续求学深造的目标。华西口腔医(学)院始建于1907年,被誉为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和摇篮,但成为华西学子,门槛极高。直至1999年,参加工作多年后的赵勇才终于实现“华西梦”,七年后,在这里顺利完成了博士学业,成为了真正的“华西人”。

  

用专业创造幸福

      

                                   2006年,赵勇博士毕业。这一年的赵勇面临着一个选择:留校和到深圳。留校任教的机会对于赵勇来说实属难得,“能够留校的极少,而且我一直有一个校园情结,我的母亲是老师,影响我最深的也是老师。”赵勇说,“但是考虑到家人的缘故,我还是放弃了留校,来到了深圳。”   

2009年,赵勇的博士论文《非编织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的制备与性能》在美国的《生物医学材料研究》上发表。对于自己的专业,赵勇很有信心,“我的专业能力比较综合,我们叫全科牙医,尤其是临床这一块。”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牙医赵勇,谈及自己的专业能力时,认为这源于自己在读研时,导师传授给他的学习方法,加之他一直以来就有一种“死磕自己”的精神。“别人觉得没办法的问题,我会思考可能的解决办法;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会尝试可行的做法。”这种特质,让赵勇很快在深圳民营口腔行业声名鹊起。

 

2015年赵勇博士前往台湾佛光山拜谒星云法师,感受慈悲的力量

 

创办陈静口腔诊所之初,赵勇问自己:开诊所是为了什么?在我有限的生命当中应该做点什么才不枉此生?不久后,“创造幸福”的理念口号便在一次经营会议上正式提出,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理念,赵勇在诊所供奉起了慈悲和科学两尊“菩萨”。这也是赵勇回答自己的答案。“我希望每位患者走出诊所的时候是带着幸福感的。让患者有幸福感,诊所才有价值。”事实上,当每一位患者面带笑意离开之时,赵勇自己也常常为此感到幸福。

2018年9月,陈静口腔诊所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在深圳市口腔医疗行业协会与深圳晶报联合发起的“2018深圳口腔医疗口碑榜”评选活动中,陈静口腔诊所获得“受市民喜爱种植牙·专科口腔医疗机构”的殊荣。对赵勇来说,市民的好口碑是他最看重的荣誉。

广东省民营口腔病例大赛,于2007年由深圳口腔医学会民营学组发起,不断演变。十几年来,这个赛事推动了中国民营口腔医生病例规范化建设,为年轻医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切磋病例,促使诊疗技能的良性提高。就是这样一个赛事,从创办之日起,其征稿、评比等各方面组织工作就落在了赵勇博士身上。

十几年前,组织这样规模的大赛,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一则当时深圳口腔民营学组只有七八个公益热心人,势单力薄,能力有限。二则民营机构彼此各自为政,整体松散,民营口腔学组无任何管辖职权,没有影响力。三则全国没有先例可循。但是,对于这件有意义的事情,赵勇并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

“病例大赛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通过病例大赛,能够将大家聚在一起,这对民营口腔行业的发展有好处,而且,通过评奖也对许多优秀的医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为了确保大赛的客观公正,所有参赛的病例均以匿名的形式交给评审团的专家打分,且要求所有参赛病例报告上不得出现任何透露参赛者个人和单位信息,否则取消参赛资格。几年后,口腔病例大赛的影响逐步传遍全国,并带动其他城市纷纷开展。

总结多年的病例大赛,赵勇深有感触:“我国民营口腔的蓬勃发展是大趋势,未来充满了想象。”立足岗位,能够为行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于赵勇而言,何尝不是在为更多的人创造幸福。

用文艺创造幸福


但凡到过赵勇创办的陈静口腔诊所,欣赏完四处可见的名家字画后,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称之为“一家开在艺术馆里的诊所”。事实上,在2020年陈静口腔诊所第三次原址扩建时,诊所正是参照艺术馆对艺术品展示的要求,进行的展线和灯光设计,目前诊所上下两层,累计展线近两百米,随时可以举办30-50幅左右的小型画展。目前诊所常年展示的珍贵藏品包括蒋勋的油画,星云法师的一笔字,著名书法家舒同的墨宝,深圳大学艺术教授栗壮志的水彩,以及俄罗斯列宾艺术学院阿列克和深圳本土艺术家邓春儒的版画作品等等。

初到诊所的患者往往会在前台的引领下参观,一圈下来,欣赏完琳琅满目且平时难得一见的艺术品后,不少患者笑称牙痛都好了一半,看来赵勇博士常说的“用艺术抵抗疼痛”不是一句假话,而赵勇本人也常常被患者称之为“齿艺家”,在他为患者手术前后,手术室里往往交谈的不是八大山人齐白石,就是达芬奇拉斐尔。

不仅诊所开在艺术馆,赵勇博士也对团队成员有着不一样的期望。他希望自己的团队成员不仅是优秀的专业医护人员,而是要向艺术家学习,要永葆人文情怀,追求永无止境,要像艺术家那样从事口腔诊疗服务。为此,赵勇在诊所品牌文化的建设上,在提升诊所全员人文素养上,倾注了极大心血。

华夏文化之旅台北站

自2016年开始,赵勇每年都会精心组织面向诊所全体员工开展的“华夏文化之旅”,亲自设计旅程体验的内容和项目,让员工亲自去到祖国的名胜古迹,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把单纯旅游变成有实在收获的游学。“我们去过杭州、成都、台湾,这两年也在计划去西安、敦煌,但由于疫情的缘故,都不得不暂停。”赵勇看着一张诊所全体同事在成都武侯祠的合影介绍道。

陈静口腔诊所的文艺顾问专家委员会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不期而至,持续至今,令许多人的身心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21年初,赵勇在诊所设立“文艺顾问专业委员会”,持续邀请在文化艺术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老师担任顾问委员,并推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静客雅集”文艺沙龙,雅集每个月举办两次,由文艺顾问委员会的专家老师为大家做相关讲座,一年来,积攒了一批数量不少的拥趸,点亮了不少人的生活。

除“静客雅集”外,赵勇还在诊所组建了合唱团“静乐团”,聘请专业的声乐老师,每周来诊所为乐团成员授课,不时组织乐团参与各种表演,极大丰富了员工的文艺生活。

2015年6月,《深圳川商》推出了一期副刊——赵勇的个人文集《爱齿之道》,共刊发赵勇各类文学作品近60篇,散文诗歌为主,内容题材广泛,涵盖专业、生活、兴趣等诸多方面。如果只是随意翻翻,徜徉在优美的文字之中,不熟悉赵勇的读者,也未留意到其中的少数几篇临床心得的话,读者大概率会以为这是哪位作家的散文随笔集。

赵勇博士向蒋勋先生赠送自己的雕塑作品,交流文化艺术

 

赵勇很喜欢蒋勋。“蒋勋老师涉猎美学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聆听的过程,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有一次蒋勋分享早些年创作的油画《太鲁阁》,巧的是,他把太鲁阁自然环境的险峻与李白《蜀道难》相比喻,竟然与赵勇游历太鲁阁所创作的小诗《太鲁阁之险》的想象,不谋而合。

这种“心有灵犀”的感觉,令赵勇怦然心动,在一次与蒋勋私下的会面中,赵勇甚至将这首小诗读给蒋勋听。“这是典型的班门弄斧”,赵勇自嘲道。

赵勇还是一位绘画爱好者。因为读书和当老师时,经常办黑板报和校园文化橱窗,写作和绘画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提升。为了让板报或者橱窗看起来漂亮些,一些图形图案是少不了的,一时找不到专业人来画怎么办?自己来。赵勇时常戏称自己的绘画创作是涂鸦,而总被其身边的好友戏称“是被牙科耽误的艺术家。

赵勇也喜欢摄影,工作中遇见的牙齿,各种模具、器材,皆可成为镜头里的主角。在陈静口腔诊所有一组摄影作品格外特别,这组作品由木质的相框分隔出七八个小方框,每个框格大小不一,里边的作品粗看不起眼,细看不简单,这些日常生活中肉眼见不到的画面,藏着另一个宇宙。这组照片实际上是赵勇在骨组织工程课题研究中的电镜扫描照片,类似这样的照片还有很多,拍摄的主要对象有磷灰石晶体、成骨细胞、丝素蛋白纤维等等形貌。这些课题研究记录的照片,经过木框装裱,像是一幅幅当代抽象派画作。

2012年8月的一天,赵勇登深圳梧桐山,途中拾捡得一块枯树根。最终,这块枯树根经过他之手,竟成了一块彩色根雕。在记录这件根雕的《再玩艺术——梧桐根韵》中,赵勇写道:“虽然称之为根雕,实则不加任何⼈为雕琢。全然得益于枯⽊⾃然的纹路,就势起韵。恍惚间如五彩的湍流,若飘逸的彩雾,似神兽,抑或带翅的海鱼。感谢⼤⾃然的启迪,感谢⽣命之韵的凝结!” 

 

“深潜”是为了更好的创造幸福


“深潜DeepDive”是万科集团创始人、亚赛联(亚洲赛艇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王石先生凝练毕生企业经营与多年海外游学经验,结合世界顶尖学术、人文、运动、健康资源而打造的“潜入式终身成长平台”。而“中国新企业家精神”计划则是深潜DeepDive2018年开始的全新课程产品,致力于塑造现代企业家的健康人格和潜力提升,挖掘个体生命潜力,力助企业家打造阳光健康的成功企业、拥有阳光健康的成功人生。

赵勇和王石在深潜第四期开班仪式后合影

 

2021年9月23日,作为深潜“中国新企业家精神”计划第四期学员,赵勇博士自深圳飞抵北京,前往“深潜”基地报到。随后几天,2021-2022年度“中国新企业家精神”计划启动,学员们先后聆听了王石主席开班讲座和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老师的文化讲座,感受了赛艇这一崇尚合作精神的运动。

深潜学院的学制为一年,此后的每个月,赵勇博士均会按照学院的课程安排,在不同城市间游学。回顾9月份北京站学习归来的感受,赵勇一连写了数篇心得,更在《追星起航》里一吐心声:

加入“深潜”,可谓是偶然中的必然选择。获得讯息前我对“深潜”一无所知,偶然看到招生简介却很快决定参加,因为王石。十九年前,当为因决定继续读研报考口腔博士而纠结的关头,正是王石登顶珠峰的时候。2003年,身为万科掌门人的成功企业家,以52岁“高龄”勇攀高峰,显然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秀。这条新闻成了我的一剂强心针。以后,榜样激励的力量还在继续。所以我承认,来到“深潜”首先为追星而来。其次,为追健康而来。第三,为追成长而来。

“深潜”对于赵勇博士到底意味着什么?也许是王石的精神影响,也许是“深潜”的“中国新企业家精神”计划构建的高端校友影响力,又或许只是知天命之年对健康的一种渴望……不论是什么,赵勇博士“深潜”归来,都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幸福,更何况,未来的道路,风更大,浪更急,偶尔“深潜”,或许可以让身体更健康,让思考更深入。

【点击查看更多栏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