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华夏文化之旅归来随感(5)甘柳凤

发布时间:2025-04-01 17:18:01 | 来源: 阅读:127

编者按:2024年度华夏文化之旅·北京站已于9月12日落幕。此行数日,我们在拥有全球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感悟千年经典,传承华夏文明。所见所行所感,无不留下深刻印象。本公众号陆续刊发此行归来后收到的投稿,分享作者的心得和收获。

本期作者:甘柳凤

首次乘坐动卧外出,12小时,从南方到北方。当双脚踏上北京的土地时,有种不实际的感觉。出站时灰蒙蒙的天空,让少到北方城市的我有些许不适应,与伙伴调侃着自己来帮北京人民吸雾霾了。言语间虽有玩笑,却也带着对这座陌生城市的好奇与探索欲。

这次华夏文化之旅首站便是颐和园,那宏伟的建筑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高耸的楼阁、蜿蜒的长廊、壮阔的湖面,无不让人惊叹于古代皇家园林的气派。漫步其中,精致的江南风格园林如同一幅幅细腻的画卷徐徐展开。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感受到当年帝王后妃们在此处的生活点滴。高导幽默有趣的讲解为这次游览增添了无尽的魅力。一个个历史故事在高导的口中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我们跟随着导游的脚步,沉浸在颐和园的历史与美景之中,感受着这座园林所承载的岁月沧桑与文化底蕴。

短暂的午餐时光后,我们来到了圆明园,听高导讲述三山五园八天八夜的悲惨历史,我们仿佛被带回到那个动荡的岁月。那段历史充满了血与火的交织,是中华民族难以磨灭的伤痛。眼前的残垣断壁,如同沉默的见证者,诉说着无尽的沧桑与悲凉。它们曾经是辉煌壮丽的宫殿楼阁,如今却只剩下断壁颓垣,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无常。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年间,在雍正、乾隆等朝代不断扩建,逐步成为一座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这里汇聚了无数的奇珍异宝,融合了中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曾经,乾隆皇帝邀请各国使臣前来圆明园观赏美景,各国使臣无不被其壮丽所震撼。那时候的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然而,1860 年,英法联军的铁蹄无情地践踏了这片美丽的土地。他们疯狂地洗劫和焚毁了圆明园,将无数的珍宝掠夺一空。这座美轮美奂的园林瞬间沦为一片废墟,曾经的辉煌化为乌有。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

在圆明园中,蓄水楼和海晏阁给我留下了尤其深刻的记忆。蓄水楼曾经为整个园林提供着水源,如今却只剩下残破的遗址,让人感慨万千。海晏阁那曾经精美的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也已流散各地,只剩下一片荒芜。这些遗迹都在提醒着我们那段痛苦的历史。

游颐和园和圆明园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这两座园林,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圆明园的废墟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与繁荣;颐和园的美丽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我们应当以史为鉴,不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要守护好这些历史的瑰宝,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让我们牢记历史的教训,努力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那些曾经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奋斗牺牲的先辈们,才能让我们的历史瑰宝永远绽放光芒。

【点击查看更多栏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