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客雅集(66)精彩回顾:杨莹莹《琵琶经纬——千年弦语中的东方叙事》

发布时间:2025-04-04 20:58:12 | 来源: 阅读:164

2025年3月28日,静客雅集第66期特邀深圳艺术学校民乐学科副主任、琵琶专业教师杨莹莹老师为大家带来《琵琶经纬——千年弦语中的东方叙事》。引领静客走进琵琶的世界,聆听那清脆悦耳之声,感受千年琵琶艺术的独特韵味。

活动报名海报

 

主讲嘉宾简介

杨莹莹

深圳艺术学校民乐学科副主任、琵琶专业教师

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杯”获得者

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深圳音乐家协会理事

教育部“1+X”器乐艺术指导高级培训师

自幼习琴,先后师从刘无暇、马益民、著名琵琶教育家、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杨靖教授。连续6年获得“广东省优秀音乐家”称号及国内外顶级赛事奖项和优秀指导教;曾参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晚会、北京国际音乐节、联合国教科文主办的“和睦交响诗”等大型演出活动;曾受国家文化部委派,出访欧洲、美洲、非洲等二十多个国家地区进行文化交流;2021年参与广东省中职德育“十三五”规划课题——夯实“课程思政”,培养“德艺并修”艺术人才的实践和探索课题撰写;近年培养的学生均以优异成绩,考取国内一流音乐学院。

 

助演嘉宾简介

刘乐

深圳艺术学校琵琶教师

自幼学习琵琶,师从杨莹莹老师、马益民老师,于2012年考入深圳艺术学校,主修琵琶专业;2017年以优异成绩考进中国音乐学院,师从当代著名琵琶教育家、演奏家杨靖教授。

2018 年与北京十三月文化传媒公司合作,参与“国乐复兴计划”全国巡演;2019 年加入“不亦樂乎”室内乐团获“广播之声”民乐重奏全国总决赛金奖;2021 年4月受邀参加CCTV《央视五四晚会》节目录制;8月参加大同首届弹拨文化艺术节“云冈杯”专业青年A组金奖。

 

参演学生(排名不分先后):丁怡萌、禹嘉瑜、卢羿萱、汪之悦、王奕涵。

 
 

静客雅集 NO.66

 

琵琶,作为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早在秦朝时期便开始逐渐崭露头角。从北齐到唐代,琵琶的演奏技艺与文化地位达到了巅峰。敦煌壁画和云冈石窟中的相关记载,都充分体现了琵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中,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琵琶的音韵:“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些诗句不仅刻画了琵琶音色的丰富多变,也表达了琵琶演奏的精湛技巧。

本期雅集,杨莹莹老师与刘乐老师携手,带领五位才华横溢的学生:丁怡萌、禹嘉瑜、卢羿萱、汪之悦、王奕涵,为在场的静客们献上一场美妙的琵琶音乐盛宴。

演奏者们身着典雅的民族服饰,怀抱琵琶,精心挑选了多首经典琵琶曲目,每一首曲子都充满了深情与技艺的呈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了琵琶的独特魅力与艺术风采。随着悠扬的弦音轻拢慢捻,恍若进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音乐世界,带领观众感受琵琶的深沉与优雅。

开场曲目《梦入江南》是一首富有江南民歌和评弹特色的当代琵琶重奏作品,让人仿佛置身于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感受那里的柔美与诗意。

紧接着,第二首演奏的《弦子韵》则展现了浓郁的京韵大鼓风格。快板部分通过琵琶的滑音、揉音与滚音等技法,生动展现了京韵大鼓的韵味与美感;而慢板则诉说着深情与柔美,狂板部分则以加花的弦子与大鼓节奏相结合,极具力量感和节奏感,完美表现了京韵大鼓的狂放与激情。

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龙船》。这首曲目以赛龙船的激动场面为题材,锣鼓声与歌声交替,琵琶音色将那种喧闹与热烈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亲临端午节赛龙舟的盛况。一曲奏罢,仍让在场静客意犹未尽,仿佛还听到那激昂的鼓声回荡在耳边。

接下来,《春雨》一曲则展现了春雨过后的勃勃生机,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琵琶音色温润而生动,仿佛让人置身于春意盎然的自然景象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欣欣向荣。

与之前几首轻松、激昂的曲目不同,杨莹莹老师的《十面埋伏》将现场气氛带入了历史的激烈与磅礴。曲中通过琵琶的独特技法,再现了楚汉战争的壮烈场面,金戈铁马,风萧萧兮,战场上的豪情与悲壮跃然于指尖。

杨莹莹老师向观众介绍,这首曲子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通过宫调的运用,精准地塑造了古代战场的情感与氛围,是琵琶武曲中的巅峰之作。

随后,禹嘉瑜同学演奏的《霸王卸甲》,延续了《十面埋伏》的悲壮情感。曲调中那种沉重与英勇相融合,仿佛让人看到了历史的硝烟和英雄的身影。学生的演奏细腻而有力量,充分展现了琵琶的表现力与深邃感。

雅集尾声,杨莹莹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演奏了轻松愉快的《欢沁》。欢快的节奏瞬间改变了气氛,将现场的情绪从悲壮的《霸王卸甲》带向了轻松、明快的氛围,让观众感受到琵琶音符中多样的情感与魅力。

互动环节,杨莹莹老师强调:琵琶,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乐器,之所以备受推崇,不仅因为它拥有广阔的音域、丰富的技巧和高超的演奏难度,更因为它深深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土壤中。从宫廷乐曲到民间传唱,琵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文化象征。它的音色能够表现出深沉的悲切,也能传达出激昂的豪情,跨越时代,贯穿中国古代诗词、戏曲与文人雅集等许多经典场景。

琵琶的演奏技巧,如拨弦、滑音、断音等,经过千百年的艺术传承与发展,赋予了琵琶独特的表达力与艺术魅力。每一次拨动,每一根弦的震动,似乎都在讲述一段悠久的历史,诉说着古老的文化故事。无论是宫廷的华丽乐章,还是民间的朴实旋律,琵琶始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深厚的音乐艺术底蕴。

 

 

赵勇博士和陈静院长为杨莹莹老师颁发授课感谢状

 

静客雅集第66期合影

 

静客回音

 

邓春儒 /  深圳鳌湖艺术村发起创始人

 

今晚的静客雅集,琵琶乐声像一条流动的河,仿佛千年时光在四根弦上轻轻打转。《霸王卸甲》刚劲如铁,《欢沁》轻盈若风。琵琶声穿越古今,指尖跃动着薪火相传的力量。  

感谢杨莹莹老师和刘乐老师用琵琶织就今夜,深圳艺术学校的学生们也拥有令人惊讶的精湛技艺。弦音落下,满是未散尽的余韵。

医学与人文交织的静客厅,下一程,继续以艺术滋养生活。

 

张晓华

 

知名琵琶演奏家杨莹莹老师携学生到静客雅集,用语言和琴声带领大家穿越千年时空,婉转悠扬、欢快幽怨、铁马金戈…,都能在一把琵琶上完美的融合呈现,令人赞叹。

淋着小雨散步行到家,边走边想,谁说深圳是艺术的荒漠,一个普通的周末,一个小小的场地,一群热爱生活的人,用自己的方式滋养心灵,致敬生命。

 

华华

琵琶颂

 

阮咸琵琶随灵去,丝竹之音绕心头。

向前披出声声切,向后把停乐难收。

齐鸣天籁不绝响,鹤载刚风摭玉手。

玉手轻舒抱轮月,弦丝未起意先禅。

初奏《卸甲》风雷动,铁马金戈气宇留。

再奏《欢沁》春意闹,繁花似锦翠雕绸。

弦上黄莺语婉转,席下蝶衣舞翩跹。

音符簌簌撒雪飘,马背悠悠绕蹄环。

遮分摇指勾搭巧,打音绞捻剔未休。

轮指不断如履地,轻拢慢撚醉心揉。

温润如玉光可鉴,金缕虹钟凤点头。

韶歌掣动心弦处,凤凰台深曲自流。

 

【点击查看更多栏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