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华夏文化之旅归来随感(7)林荣燕

发布时间:2025-05-15 20:10:44 | 来源: 阅读:78

编者按:2024年度华夏文化之旅·北京站已于9月12日落幕。此行数日,我们在拥有全球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感悟千年经典,传承华夏文明。所见所行所感,无不留下深刻印象。本公众号陆续刊发此行归来后收到的投稿,分享作者的心得和收获。

本期作者:林荣燕

 

游国子监——重温古代最高学府故地

华夏文化之旅的第三天上午,我们来到了国子监,这座曾经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也被称为“太学”或“国学”。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象征。

走进古色古香的胡同街道,我们不禁被一座写有“国子监”字样的牌坊吸引,尽管岁月流逝,风雨侵蚀,它依旧坚韧挺立,保留着原有的色彩与气息。沿着古老的胡同再走一段路,我们来到了国子监的正门——集贤门。导游向我们介绍,这座大门没有设置门槛,象征着国子监广纳天下英才,秉持“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此情此景,瞬间让我浮现出古代学子们进京赶考的场景,想象他们怀揣梦想,勤奋读书,寒窗十余年,最终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名扬天下,那种激动与喜悦无可言喻。

继续向前走,我们的视线被一座光彩夺目的琉璃牌坊吸引,通体散发着流光溢彩的光泽,精美异常。此时,我不禁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所折服。国子监作为古代教育的象征,凭借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貌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的确无愧于世界闻名的历史遗迹。

攀八达岭——感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雄壮气魄

下午,我们来到了雄伟壮丽的八达岭长城。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在群山之间,巍峨雄壮,令人心潮澎湃。站在长城之上,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了那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古代岁月;也让我心中涌现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情壮志。尽管如今我们是乘坐缆车登上长城,但当我亲自攀登到最后一段城墙时,依然心生敬畏,长城果然有“玉关天堑”之称。站在长城的顶峰,眼前的壮丽景色一览无余,远处山峦重叠,苍翠欲滴,不禁让我感叹道:“不到长城非好汉,好汉才有好风光。”

 

【点击查看更多栏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