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 2024华夏文化之旅·北京站回顾

发布时间:2024-10-15 20:30:00 | 来源: 阅读:181

https://mp.weixin.qq.com/s/wIa-PMPGHHiGsDK5xksHwQ

 

 

前言

 

“华夏文化之旅”是陈静口腔诊所为全体员工精心定制的年度人文之旅,旨在通过走进祖国大地如画的河山,走进各地璀璨夺目震慑心灵的博物馆,近距离感受渊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和人文之美,提升全体员工的综合素养,开阔视野,令员工得以在工作之余,远离都市喧嚣,放松身心。“华夏文化之旅”每次为期在一星期左右,自2017年开展至今,已先后走进杭州、成都、台湾、西安、北京......2024年9月9日-12日,在赵勇博士和陈静院长的带领下,“华夏文化之旅”走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四天三夜的行程,我们在拥有全球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感悟千年经典,传承华夏文明。从皇家园林颐和园和圆明园到皇家宫殿故宫,从古代最高学府国子监到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万里长城,大家怀揣崇拜敬畏之心,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千年时空,与历史对话。

 


颐和园


秋风轻拂,金叶满城,初秋的北京城,宛如一幅绚烂的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织锦,静待着每一位探索者的脚步。2024年9月9日早上七点,陈静口腔诊所全员乘坐高铁从深圳顺利抵达首都北京,正式开启华夏文化之旅。当大家乘坐大巴车前往此次旅程第一站颐和园时,恰逢北京城下起蒙蒙细雨,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一份不可多说的神秘和朦胧美感。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并以其精美的建筑、秀丽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之一。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上午时分,颐和园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走进颐和园,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长廊蜿蜒曲折,佛香阁巍峨耸立,十七孔桥横跨湖面,每一处景点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湖水清澈,山峦起伏,与建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大家泛舟湖上,享受湖光山色带来的宁静与惬意,心旷神怡。沿湖漫步,行走在充满文化气息的世界长廊,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目不暇接中,心情放松,精神愉悦,浮想联翩。

 

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海淀区,是清朝时期的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遗址总面积约352公顷,规模宏伟,有一百五十余景,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有“万园之园”之称,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然而,这座曾经辉煌的园林,却在19世纪中期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如今,当我们走进圆明园遗址,只能看到一些残垣断壁,这些遗迹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西洋楼、大水法等著名景点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石柱、石阶等遗迹,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圆明园的伤痛,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伤痛,更是人类文明的损失。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是清帝常年听政与游憩的御园。

盛时的圆明园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它既有北方皇家园林的辉煌宏大,又有江南私家园林的清幽雅致;既体现了中式园林的美学境界,又融合了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即使把圣母院的全部宝贝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然而这座享誉世界的历史名园在咸丰十年(1860年)10月遭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同治十二年(1873年)曾重修,因财力枯竭停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战乱中,圆明园的残存建筑遭到彻底毁坏。

民国三年(1914年)清皇室内务府将圆明园附归颐和园管理。此后,园内遗物长期受权势者的侵吞及多方面的盗窃、损毁,最终沦为废墟。新中国成立后,在1976年设立遗址专管机构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大规模保护和整修活动。1988年1月,圆明园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6月29日对外开放。 

  

 

当天下午,大家在导游的带领下,主要游览了东边长春园的西洋楼遗址区。

西洋楼全部景观占地80亩,大约占圆明园总面积的1.5%,它地处东北角,是中国首次仿建的一座欧式园林。由西向东依次包括了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五竹亭、方外观、海晏堂、蓄水楼、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方河、线法画等景观。无论是建筑布局、建筑主体还是园林细节,这座有“东方凡尔赛宫”之称的皇家园林,无一不体现着东西方园林文化在当时前所未有的交融。

大家熟知的小学课本上圆明园标志性建筑大水法,是以石龛式建筑为背景的一处喷泉群,是圆明园最为壮观的欧式人工喷泉景观。可惜昔日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如今只余下断壁残垣,默默地见证着圆明园的百年沧桑,也目睹着如今的人声鼎沸、一路繁华。

进入圆明园展览馆,我们能从陈列的介绍中,更详细了解圆明园的历史风华。路过大大小小的溪流湖泊,碧波荡漾,凡有水处,皆有锦鲤,“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有时,大家还能看到荡漾在荷花池中的游船,以及湖边悠然喝水的黑天鹅。

【点击查看更多栏目内容】